第620章 滚滚人头,求饶晚矣!
第620章 滚滚人头,求饶晚矣!
时至六月。
南京城。
虽然北京城各方封锁消息,但京营八万大军南下,消息到底还是传遍江南。
只不过因为严绍庭禁严京师,他要对江南下狠手的消息并没有泄露出来。可数万大军南下,到底还是搅的整个江南人心大乱。
有关于朝廷忽然调动兵马的缘由,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。
但大体都算不上好事。
出身北直隶的南京吏部尚书王本固,愁容满面的看向眼前诸位同僚。
因接闻京营大军南下,而京中却无行文送来,导致这位坐镇南京的吏部尚书近来不觉间就连睡觉也少了许多,以至于两眼都变得有些浑浊。
王本固抬头看向面前几人:“如今天兵南下,欲要踏江而来,中枢片纸不来,惹人猜忌,地方已经谣言四起,我等食君之禄,坐镇南直,诸位以为当下该当如何?”
“难道你们都没听到那则传闻?”
忽然一道声音有些不和谐的响起。
众人循声看去。
只见正是南京礼部尚书秦鸣雷。
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皱眉侧目:“子豫所言何意?”
秦鸣雷看向对方,而后又看向吏部尚书王本固:“子忠公、子民公,你们难道都未曾听到北边传来的消息,皇帝已经……”
堂下顿时生出一片躁动。
王本固更是眉头一紧:“子豫不可妄言!”
秦鸣雷却双眼一凝,扫向在场众人。
能在此间的,无不是南京城里头头脑脑的人物。
他开口道:“自京师禁严之后,本月随八万京营大军南下,京师已有消息传来,皆言陛下已经宾天!”
曹邦辅目光一震,睁目看向对方:“子豫岂敢妄言圣上!此乃欺君!”
秦鸣雷却只是淡淡一笑。
这时候同在席间,同为浙江出身的南京工部尚书张翰,已经开口道:“诸公,子豫公所说并无错。试问当下八万京营南下,直奔我江南而来,然中枢却无一张纸送来解释。加之京师禁严,近来毫无讯息传出。除了皇上宾天,中枢生变,我等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样的事情,能让中枢如此不受规矩的做事了!”
等张翰表明了和自己一个态度后。
秦鸣雷立即冷笑道:“如今不管京中出了什么事情,镇远侯顾寰带来的那八万京营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。虽然如今外面已经流言蜚语此起彼伏,人心惶惶,皆不知中枢究竟何意。难道我等之辈,又猜不出中枢的意思?”
这话一出,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。
都是大明朝顶尖的人精,若不然也不可能坐到南京六部尚书的位子上。
秦鸣雷看着众人不说话,只是冷笑了几下:“若我没猜错的话,中枢这是驱兵来索我等江南官员的脑袋了!”
“胡言乱语!”
王本固当即挥手拍在了桌子上,目光中带着几分恼怒的看向秦鸣雷: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若中枢当真要问罪我等,自有旨意送来道明缘由,何来八万京营南下?”
秦鸣雷却咧嘴露出一抹恨意,而后起身道:“子民公当真还要装糊涂吗?子民公乃是顺德人氏,可我等皆为江浙出身。如今中枢驱兵南下,所谓的除了是要大索江南地界上的钱粮,还能为何?”
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板着脸侧过身。
如南京兵部尚书刘体乾、刑部尚书谢登之、总督仓储大臣粟永禄、都察院左都御史傅颐纷纷挪动视线。
事情几乎已经是要被秦鸣雷给当众挑破了。
王本固也是面色涨红,沉声道:“老夫不知什么江南钱粮,中枢亦无行文,老夫今日自会上疏朝廷,询问近来诸事。”
秦鸣雷眯着眼注视着似乎是要置身事外的王本固,脸上带着冷笑。
而工部尚书张翰则是冷声道:“子民公……还有在座诸公,大家都是在南京为官的,有些事情历来都是上不了台面,也上不了秤。非得要让人把话说明白了?”
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傅颐当即别着脸说:“子文公,老夫可是今年方才到任宪台。”
紧随其后,便是南京总督仓储大臣粟永禄说道:“本官亦是今年才接了任的。”
他俩分明是想要依次置身事外。
秦鸣雷当即回头看向两人,眼里闪过几道讥讽,语气阴森道:“不论几时到任,江南的份例每月都不曾少过!”
粟永禄和傅颐两人立马抬头看向屋顶。
而张翰这时候则是面露笑容,看向王本固和曹邦辅两人,笑着说:“子民公、子忠公,我等同朝为官,又是同地操事,向来都该是和光同尘,也该是合舟共济才对。如今天兵近在眼前,中枢意图不明,我等亦不知中枢究竟生了何等事宜,圣人如何更为知情。总得要想些法子,度过这一关才是。”
他和秦鸣雷两人算是打着配合,为的就是要将这些同在南京为官的人一起拉下水。
不管朝廷那边现在是怎么想的,准备对江南做什么。
只要是有事,那大伙就一起扛。
到时候中枢见状,总是要好生考量权衡一番得失。
王本固目光闪烁,看向曹邦辅,却见对方已经是低下头不知在想什么,他只能是轻叹一声。
“要不……去请李少师前来南京一趟?”
他说的李少师,自然就是这几年刚被高拱从贵州都司那边赶回老家的李春芳。
和之前几位内阁辅臣相比,李春芳的结局无疑是好的。
他只是从官场上被赶走了,却也保留了一身的殊荣。
去职还乡的时候,他的老父母还都健在。
还乡扬州兴化县故里当天,李家更是将欢宴从早摆到晚。
如果是过去,江南地界上自然是要以徐阶为首,作为话事人。
但如今徐阶一家都还在雷州府种田。
算来算去,现在江南地界上也就李春芳够资格和中枢对话谈条件了。
秦鸣雷见终于逼着王本固表了态,脸上一喜。
他要的其实就是王本固入伙下场,至于法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。
中枢便是大军南下又能如何?
当真敢将江南人杀光?
不过王本固作为南京吏部尚书,现在当众表了态。
秦鸣雷亦是笑着拱手道:“子民公英明,既然子民公拿了法子,我等这便去办,总不能再如现在这般袖手旁观,坐等天兵驾到。”
王本固捏过头,心中却有些沉闷,只能闷声道:“有子豫公操事,自然无虞。”
说完后。
王本固心头又有些异样,总觉得这事怕是要弄不好的。
不过江南这边。
很快也随之动作了起来。
在镇远侯顾寰带着八万京营官兵直扑而来,俞大猷、谭纶等人奉命南下。
首先就是在一个大晴夜,坐落在玄武湖中的黄册库烧起了一把大火,熊熊烈火烧了整整一夜。即便是整座黄册库都轰然垮塌,已经化为废墟,余火还在地上烧着,就连玄武湖的水温都好似滚烫了几分。
而后就是各地府、县的库房接连失火。
最后就连两淮盐场也开始莫名的出现火情。
好似今年大明朝的江南招惹了祝融一般,火情接连不断。
随后就是民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流言蜚语传出。
皇帝似乎已经驾崩的消息也终于是流传了出来,加之京畿禁严,流言已经开始往皇权更迭动荡、京师大乱的方向发展。
地方上愈发的乱了起来。
首当其冲就是民间出现了中枢横生奸佞祸国的声音,直指中枢内阁和六部五寺九卿大员们。
然后就是江南士林开始流传着,这是皇家不休仁德所致。
总之,整个江南几乎是在眨眼间的功夫里,就已经变得乱作一团,隐隐有揭竿而起的迹象。
就差有人当众喊出北伐清君侧的口号了。
……
苏州府。
常熟县。
因是昔年虞姬故里,此地又称虞城,有山坐落在虞城西侧,名曰虞山。
近日大概是因为江南的火情太多了些,上苍察觉许是祝融侵犯人间,便降下了连日的小雨。
火情倒是立时结束。
这一日。
一张油纸伞遮掩着天降的小雨,自常熟县城没入虞山之中。
伞下,是一袭斗牛袍服,披着殷红的披风。
皂面白底的官靴踩在山涧小道上,惹得浅浅的积水坑里泛起一圈圈涟漪。
雨水淅沥沥的落下,垂在山涧树梢枝头上,而后又滴滴答答的砸在伞面上。
油纸伞跨过一座石桥,停在了一座山门前。
徐文璧抬头越过伞面,看向前面的山门。
山门上悬着前唐亨通九年唐懿宗亲笔御赐的兴福禅寺匾额。
如今已经是大明税司衙门掌印官、总督税兵各营的徐文璧,脸上带着从容和平静。
一名身着饕餮服的税兵百户官从角落里劈雨而过,到了徐文璧身后。
“回禀督台,已经查明,那人正在禅寺中。”
徐文璧嗯了声,侧目看向左右。
在见不到的地方,茂密的山林中传来了一声动静,灌木林木晃动。
他开口道:“城中如何?”
百户官回道:“咱们一个千户所进了城,已经和锦衣卫的弟兄将县衙及县库都拿下了。至于那人家中,去了一整个百户所的人。”
徐文璧脸上露出一抹笑容,而后好整以暇的看向唐懿宗亲笔的匾额,轻声说道:“本官这些年久在江南,便时常听闻这兴福禅寺的素面颇为可口,也不知今日能否得以品尝一番。”
身着大明税司衙门特有官服饕餮服的百户官脸上也露出笑容:“督台想吃,定然是能吃上的。属下这就去安排。”
徐文璧点点头:“去吧,莫要和在营中时一般粗鄙,好生些说话。”
百户官应了声,转眼便再次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而徐文璧则是继续抬起脚步,走进这座坐落在虞山之中的兴福禅寺。
未几。
他便已经到了一处坐落在禅寺里半山腰位置的亭子里。
先前奉命办事的百户官此刻正站在亭外,而在亭中的石桌上,则已经放好了一碗撒着些许小葱,冒着热气的素面。
而在另一侧。
却又端坐着一人。
徐文璧带着一抹笑意走进亭中,看向对方,也不做声,只是拱手行了一礼,便坐下端起面碗,手拿筷子吃了起来。
虽然此地乃是禅院,碗中也是素面。
但徐文璧却吃的动静很大。
吸溜溜的吃着面喝着汤,毫无顾忌。
等到一整碗的面尽数入了肚,徐文璧端着碗一仰头,便将最后一点面汤灌入嘴里,顺入腹中。
吃的干干净净之后。
徐文璧才将碗筷放下,张着嘴长出一口热气。
而后他便目光定定的看向面前那人。
一直平静注视着徐文璧吃完一整碗素面的严讷,不由一叹。
“督台当真要赶尽杀绝不留情面?”
徐文璧看着面前已经被罢官多年的原礼部尚书严讷,嘴角一扬,咧着嘴道:“本官近来许是做事太多了些,也饿的紧,总有些吃不饱。”
严讷神色黯然了几分:“江南财税甲天下,国帑泰半取自江南。如今天降祝融,各地火情不断,民怨四起,士林震荡,该是朝廷降下仁政之时。”
徐文璧却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细细的牙签,毫无形象的剔牙:“说来本官当年在京顽劣,从了戚帅帐下,这才走了时运执掌一方。如今中枢也有旨意,当真是好事,竟然是升了税兵衙门为税司衙门,本官帐下如今的税兵竟然也有两万?按照我家长辈们的说法,我们英国公府这一脉,当真是沐浴皇恩深厚,得了恩自然是要为大明效死力,便是如忠武先祖、忠烈先祖一般,为国捐躯也是值了!”
严讷目光一沉,藏在袖中的双手紧紧攥着。
徐文璧嘴里的忠武先烈,说的是在靖难之时战死的河间郡王张玉。而忠烈先祖,则是在土木之变中阵亡的定兴郡王张辅。
而这话,也是用意明显。
严讷很快镇定下来:“听说严绍庭已经官进少师、太子太师、皇极殿大学士,机预内阁,执掌军机,总领中枢?”
徐文璧看了眼严讷,撇了撇嘴:“这怕是不知起于何处的谣言了。朝廷自然是高阁老操持,严少师不过是为内阁辅臣而已。”
严讷目光不明,又说:“听说陛下……”
徐文璧立马说道:“陛下念元辅辛劳多年,本官倒是听说近来中枢正在议要给高太傅一个爵位,许是要落在苏松两府。”
严讷的脸色一变,神色有些怅然:“太傅?封爵?”
他当即身子向前,目光定定的看向徐文璧:“两淮可岁产二百万引!南直、浙江可什一纳商,两税尽明呈!”
徐文璧沉默了一下,心里开始琢磨着。
当真是没想到,两淮藏得这般深,如今刀斧加身,终于是爆出两淮一年可以产盐两百万引,而以严讷为首的江南清流士绅也愿意将这些全部拿出来交给朝廷。
甚至他不假思索就同意南直隶和浙江两地,可以完全按照什一税来缴纳商税,就连两地的夏税秋粮也不再遮掩,全数交给朝廷。
这是为了自保,将几乎所有的遮掩都交出来了。
但是……
徐文璧却神色玩味的摇了摇头:“晚了。”
严讷脸色瞬间煞白一片,他的脸上满是不解。
他们已经退让到这一步了,几乎是将所有的东西都交出来了,可朝廷还是不认吗?
当真是要逼的江南揭竿而起,立起北伐清君侧的旗帜?
而这时候,徐文璧只是扭头侧目看向一直守在亭外雨中的税司百户官。
得了督台的眼神。
百户官当即押刀入内,扫了一眼已经神色大乱的严讷,脸上浮出一抹轻蔑和嘲讽。
百户官冷声道:“奉旨,税司衙门税兵各营两万兵马,已尽数到位,奉旨接管南直隶十四府四州九十六县、浙江十一府一州七十五县,凡府衙、州衙、县衙及各仓。”
“另,东厂、锦衣卫已入南直隶、浙江各卫所大营接管兵符。”
随着百户官的介绍,严讷神色大震,他满脸惊骇的看向徐文璧,神色震惊不已。
半响后。
严讷才嗓音沙哑道:“何至于此?岂非逼人太甚!”
徐文璧依旧是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几分冷意:“其实你们的消息慢了些,镇远侯确实带着八万京营大军南下,胡阁老也确实随军南下,俞大猷、谭纶等人及一众京中勋臣也都分赴山东、河南、湖广、江西、福建等地坐镇。但其实京营还有万余人是乘船南下的,对了,他们坐的是海船。”
严讷脸上露出一抹不解。
海船又如何?
见对方似乎还没有想明白此间细则。
徐文璧不急不慌道:“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,那些……嗯,就是那些引来祝融之人,还有捣毁两淮盐库、散播谣言鼓动百姓生乱、在士林掀起风声的人,如今大抵已经被押去南京锦衣卫诏狱了。”
一股无力感,从严讷的骨髓里蹦出。
他如何都想不到,时局竟然会演变到眼前这等地步。
然而也是在这时。
忽然有大队的人马从山下上来,进到禅院里。
数不尽的兵马眨眼间便将整个亭子围住。
一名腰佩千户官牌的将领上前,看了一眼亭子里的局面,便在亭外对着徐文璧高声禀报。
“启禀督台,属下等人已奉命按律查抄常熟县衙,抄没常熟士绅豪右三十七户,期间有抗旨不遵者尽已斩杀,俱斩有一千七百二十九人,余下七千八百二十三人尽已羁押,留待中枢钦差前来定夺。”
严讷浑身一软,几乎是要坐不住了。
徐文璧大概是刚刚吃饱素面,眼疾手快,跨步上前,转了个圈竟然是从后面拖住了严讷。
随后他才松手贴近严讷身边,杀气腾腾道:“一县才杀了一千七百来人,抓了不到八千人,到底还是少了些啊。”
严讷脸上已经不见半缕血色,满目苍白,瞳孔震动。
他愤然起身:“你们到底要杀多少人!难道你们当真要将江南屠尽!你们不怕青史昭昭,写尽尔等屠夫之名?”
徐文璧却是神色从容,上前伸手,生生将激动不已的严讷压着坐在原位上。
而后他才重新开口:“说了你们如今的消息不太灵通。一县才杀了千余人,南直隶、浙江才不到二百县,便是杀一遍,加起来也不过十……十几万人罢了。你是觉得到时候天下震动,觉得我们都是屠夫?”
徐文璧眼里尽是鄙夷。
“忘了告诉你们,自今日起,大明要在南直隶、浙江摊丁入亩、士绅一体纳粮,还会因为尔等暗中串联蓄意谋逆,将会取消两地一切非在朝之人官身及功名优待。”
“你说,这些让出来的份额和田地,分给两地百姓,每家每户该能得多少田地?能少交多少赋税?”
严讷已经哑口无言。
而刚刚才带人赶来的千户官则是冷笑一声,而后笑着说:“属下听闻,松江府那边已经有百姓开始联名,要送万民伞进献入京。”
万民伞进献入京的话一出。
严讷终于是从里到外整个人都崩溃了。
他再也支撑不住,身子滑落在地。
“晚了……”
“当真是晚了……”
“你们这是要用我等的人头邀买天下人心,好成全你们的圣君贤臣之名啊!”
原本脸色苍白的严讷,忽然间满脸涨红。
一口浊血喷出。
而他也奄奄一息的倒在了地上。
…………
月票月票
(本章完)
时至六月。
南京城。
虽然北京城各方封锁消息,但京营八万大军南下,消息到底还是传遍江南。
只不过因为严绍庭禁严京师,他要对江南下狠手的消息并没有泄露出来。可数万大军南下,到底还是搅的整个江南人心大乱。
有关于朝廷忽然调动兵马的缘由,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。
但大体都算不上好事。
出身北直隶的南京吏部尚书王本固,愁容满面的看向眼前诸位同僚。
因接闻京营大军南下,而京中却无行文送来,导致这位坐镇南京的吏部尚书近来不觉间就连睡觉也少了许多,以至于两眼都变得有些浑浊。
王本固抬头看向面前几人:“如今天兵南下,欲要踏江而来,中枢片纸不来,惹人猜忌,地方已经谣言四起,我等食君之禄,坐镇南直,诸位以为当下该当如何?”
“难道你们都没听到那则传闻?”
忽然一道声音有些不和谐的响起。
众人循声看去。
只见正是南京礼部尚书秦鸣雷。
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皱眉侧目:“子豫所言何意?”
秦鸣雷看向对方,而后又看向吏部尚书王本固:“子忠公、子民公,你们难道都未曾听到北边传来的消息,皇帝已经……”
堂下顿时生出一片躁动。
王本固更是眉头一紧:“子豫不可妄言!”
秦鸣雷却双眼一凝,扫向在场众人。
能在此间的,无不是南京城里头头脑脑的人物。
他开口道:“自京师禁严之后,本月随八万京营大军南下,京师已有消息传来,皆言陛下已经宾天!”
曹邦辅目光一震,睁目看向对方:“子豫岂敢妄言圣上!此乃欺君!”
秦鸣雷却只是淡淡一笑。
这时候同在席间,同为浙江出身的南京工部尚书张翰,已经开口道:“诸公,子豫公所说并无错。试问当下八万京营南下,直奔我江南而来,然中枢却无一张纸送来解释。加之京师禁严,近来毫无讯息传出。除了皇上宾天,中枢生变,我等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样的事情,能让中枢如此不受规矩的做事了!”
等张翰表明了和自己一个态度后。
秦鸣雷立即冷笑道:“如今不管京中出了什么事情,镇远侯顾寰带来的那八万京营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。虽然如今外面已经流言蜚语此起彼伏,人心惶惶,皆不知中枢究竟何意。难道我等之辈,又猜不出中枢的意思?”
这话一出,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。
都是大明朝顶尖的人精,若不然也不可能坐到南京六部尚书的位子上。
秦鸣雷看着众人不说话,只是冷笑了几下:“若我没猜错的话,中枢这是驱兵来索我等江南官员的脑袋了!”
“胡言乱语!”
王本固当即挥手拍在了桌子上,目光中带着几分恼怒的看向秦鸣雷: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若中枢当真要问罪我等,自有旨意送来道明缘由,何来八万京营南下?”
秦鸣雷却咧嘴露出一抹恨意,而后起身道:“子民公当真还要装糊涂吗?子民公乃是顺德人氏,可我等皆为江浙出身。如今中枢驱兵南下,所谓的除了是要大索江南地界上的钱粮,还能为何?”
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板着脸侧过身。
如南京兵部尚书刘体乾、刑部尚书谢登之、总督仓储大臣粟永禄、都察院左都御史傅颐纷纷挪动视线。
事情几乎已经是要被秦鸣雷给当众挑破了。
王本固也是面色涨红,沉声道:“老夫不知什么江南钱粮,中枢亦无行文,老夫今日自会上疏朝廷,询问近来诸事。”
秦鸣雷眯着眼注视着似乎是要置身事外的王本固,脸上带着冷笑。
而工部尚书张翰则是冷声道:“子民公……还有在座诸公,大家都是在南京为官的,有些事情历来都是上不了台面,也上不了秤。非得要让人把话说明白了?”
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傅颐当即别着脸说:“子文公,老夫可是今年方才到任宪台。”
紧随其后,便是南京总督仓储大臣粟永禄说道:“本官亦是今年才接了任的。”
他俩分明是想要依次置身事外。
秦鸣雷当即回头看向两人,眼里闪过几道讥讽,语气阴森道:“不论几时到任,江南的份例每月都不曾少过!”
粟永禄和傅颐两人立马抬头看向屋顶。
而张翰这时候则是面露笑容,看向王本固和曹邦辅两人,笑着说:“子民公、子忠公,我等同朝为官,又是同地操事,向来都该是和光同尘,也该是合舟共济才对。如今天兵近在眼前,中枢意图不明,我等亦不知中枢究竟生了何等事宜,圣人如何更为知情。总得要想些法子,度过这一关才是。”
他和秦鸣雷两人算是打着配合,为的就是要将这些同在南京为官的人一起拉下水。
不管朝廷那边现在是怎么想的,准备对江南做什么。
只要是有事,那大伙就一起扛。
到时候中枢见状,总是要好生考量权衡一番得失。
王本固目光闪烁,看向曹邦辅,却见对方已经是低下头不知在想什么,他只能是轻叹一声。
“要不……去请李少师前来南京一趟?”
他说的李少师,自然就是这几年刚被高拱从贵州都司那边赶回老家的李春芳。
和之前几位内阁辅臣相比,李春芳的结局无疑是好的。
他只是从官场上被赶走了,却也保留了一身的殊荣。
去职还乡的时候,他的老父母还都健在。
还乡扬州兴化县故里当天,李家更是将欢宴从早摆到晚。
如果是过去,江南地界上自然是要以徐阶为首,作为话事人。
但如今徐阶一家都还在雷州府种田。
算来算去,现在江南地界上也就李春芳够资格和中枢对话谈条件了。
秦鸣雷见终于逼着王本固表了态,脸上一喜。
他要的其实就是王本固入伙下场,至于法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。
中枢便是大军南下又能如何?
当真敢将江南人杀光?
不过王本固作为南京吏部尚书,现在当众表了态。
秦鸣雷亦是笑着拱手道:“子民公英明,既然子民公拿了法子,我等这便去办,总不能再如现在这般袖手旁观,坐等天兵驾到。”
王本固捏过头,心中却有些沉闷,只能闷声道:“有子豫公操事,自然无虞。”
说完后。
王本固心头又有些异样,总觉得这事怕是要弄不好的。
不过江南这边。
很快也随之动作了起来。
在镇远侯顾寰带着八万京营官兵直扑而来,俞大猷、谭纶等人奉命南下。
首先就是在一个大晴夜,坐落在玄武湖中的黄册库烧起了一把大火,熊熊烈火烧了整整一夜。即便是整座黄册库都轰然垮塌,已经化为废墟,余火还在地上烧着,就连玄武湖的水温都好似滚烫了几分。
而后就是各地府、县的库房接连失火。
最后就连两淮盐场也开始莫名的出现火情。
好似今年大明朝的江南招惹了祝融一般,火情接连不断。
随后就是民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流言蜚语传出。
皇帝似乎已经驾崩的消息也终于是流传了出来,加之京畿禁严,流言已经开始往皇权更迭动荡、京师大乱的方向发展。
地方上愈发的乱了起来。
首当其冲就是民间出现了中枢横生奸佞祸国的声音,直指中枢内阁和六部五寺九卿大员们。
然后就是江南士林开始流传着,这是皇家不休仁德所致。
总之,整个江南几乎是在眨眼间的功夫里,就已经变得乱作一团,隐隐有揭竿而起的迹象。
就差有人当众喊出北伐清君侧的口号了。
……
苏州府。
常熟县。
因是昔年虞姬故里,此地又称虞城,有山坐落在虞城西侧,名曰虞山。
近日大概是因为江南的火情太多了些,上苍察觉许是祝融侵犯人间,便降下了连日的小雨。
火情倒是立时结束。
这一日。
一张油纸伞遮掩着天降的小雨,自常熟县城没入虞山之中。
伞下,是一袭斗牛袍服,披着殷红的披风。
皂面白底的官靴踩在山涧小道上,惹得浅浅的积水坑里泛起一圈圈涟漪。
雨水淅沥沥的落下,垂在山涧树梢枝头上,而后又滴滴答答的砸在伞面上。
油纸伞跨过一座石桥,停在了一座山门前。
徐文璧抬头越过伞面,看向前面的山门。
山门上悬着前唐亨通九年唐懿宗亲笔御赐的兴福禅寺匾额。
如今已经是大明税司衙门掌印官、总督税兵各营的徐文璧,脸上带着从容和平静。
一名身着饕餮服的税兵百户官从角落里劈雨而过,到了徐文璧身后。
“回禀督台,已经查明,那人正在禅寺中。”
徐文璧嗯了声,侧目看向左右。
在见不到的地方,茂密的山林中传来了一声动静,灌木林木晃动。
他开口道:“城中如何?”
百户官回道:“咱们一个千户所进了城,已经和锦衣卫的弟兄将县衙及县库都拿下了。至于那人家中,去了一整个百户所的人。”
徐文璧脸上露出一抹笑容,而后好整以暇的看向唐懿宗亲笔的匾额,轻声说道:“本官这些年久在江南,便时常听闻这兴福禅寺的素面颇为可口,也不知今日能否得以品尝一番。”
身着大明税司衙门特有官服饕餮服的百户官脸上也露出笑容:“督台想吃,定然是能吃上的。属下这就去安排。”
徐文璧点点头:“去吧,莫要和在营中时一般粗鄙,好生些说话。”
百户官应了声,转眼便再次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而徐文璧则是继续抬起脚步,走进这座坐落在虞山之中的兴福禅寺。
未几。
他便已经到了一处坐落在禅寺里半山腰位置的亭子里。
先前奉命办事的百户官此刻正站在亭外,而在亭中的石桌上,则已经放好了一碗撒着些许小葱,冒着热气的素面。
而在另一侧。
却又端坐着一人。
徐文璧带着一抹笑意走进亭中,看向对方,也不做声,只是拱手行了一礼,便坐下端起面碗,手拿筷子吃了起来。
虽然此地乃是禅院,碗中也是素面。
但徐文璧却吃的动静很大。
吸溜溜的吃着面喝着汤,毫无顾忌。
等到一整碗的面尽数入了肚,徐文璧端着碗一仰头,便将最后一点面汤灌入嘴里,顺入腹中。
吃的干干净净之后。
徐文璧才将碗筷放下,张着嘴长出一口热气。
而后他便目光定定的看向面前那人。
一直平静注视着徐文璧吃完一整碗素面的严讷,不由一叹。
“督台当真要赶尽杀绝不留情面?”
徐文璧看着面前已经被罢官多年的原礼部尚书严讷,嘴角一扬,咧着嘴道:“本官近来许是做事太多了些,也饿的紧,总有些吃不饱。”
严讷神色黯然了几分:“江南财税甲天下,国帑泰半取自江南。如今天降祝融,各地火情不断,民怨四起,士林震荡,该是朝廷降下仁政之时。”
徐文璧却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细细的牙签,毫无形象的剔牙:“说来本官当年在京顽劣,从了戚帅帐下,这才走了时运执掌一方。如今中枢也有旨意,当真是好事,竟然是升了税兵衙门为税司衙门,本官帐下如今的税兵竟然也有两万?按照我家长辈们的说法,我们英国公府这一脉,当真是沐浴皇恩深厚,得了恩自然是要为大明效死力,便是如忠武先祖、忠烈先祖一般,为国捐躯也是值了!”
严讷目光一沉,藏在袖中的双手紧紧攥着。
徐文璧嘴里的忠武先烈,说的是在靖难之时战死的河间郡王张玉。而忠烈先祖,则是在土木之变中阵亡的定兴郡王张辅。
而这话,也是用意明显。
严讷很快镇定下来:“听说严绍庭已经官进少师、太子太师、皇极殿大学士,机预内阁,执掌军机,总领中枢?”
徐文璧看了眼严讷,撇了撇嘴:“这怕是不知起于何处的谣言了。朝廷自然是高阁老操持,严少师不过是为内阁辅臣而已。”
严讷目光不明,又说:“听说陛下……”
徐文璧立马说道:“陛下念元辅辛劳多年,本官倒是听说近来中枢正在议要给高太傅一个爵位,许是要落在苏松两府。”
严讷的脸色一变,神色有些怅然:“太傅?封爵?”
他当即身子向前,目光定定的看向徐文璧:“两淮可岁产二百万引!南直、浙江可什一纳商,两税尽明呈!”
徐文璧沉默了一下,心里开始琢磨着。
当真是没想到,两淮藏得这般深,如今刀斧加身,终于是爆出两淮一年可以产盐两百万引,而以严讷为首的江南清流士绅也愿意将这些全部拿出来交给朝廷。
甚至他不假思索就同意南直隶和浙江两地,可以完全按照什一税来缴纳商税,就连两地的夏税秋粮也不再遮掩,全数交给朝廷。
这是为了自保,将几乎所有的遮掩都交出来了。
但是……
徐文璧却神色玩味的摇了摇头:“晚了。”
严讷脸色瞬间煞白一片,他的脸上满是不解。
他们已经退让到这一步了,几乎是将所有的东西都交出来了,可朝廷还是不认吗?
当真是要逼的江南揭竿而起,立起北伐清君侧的旗帜?
而这时候,徐文璧只是扭头侧目看向一直守在亭外雨中的税司百户官。
得了督台的眼神。
百户官当即押刀入内,扫了一眼已经神色大乱的严讷,脸上浮出一抹轻蔑和嘲讽。
百户官冷声道:“奉旨,税司衙门税兵各营两万兵马,已尽数到位,奉旨接管南直隶十四府四州九十六县、浙江十一府一州七十五县,凡府衙、州衙、县衙及各仓。”
“另,东厂、锦衣卫已入南直隶、浙江各卫所大营接管兵符。”
随着百户官的介绍,严讷神色大震,他满脸惊骇的看向徐文璧,神色震惊不已。
半响后。
严讷才嗓音沙哑道:“何至于此?岂非逼人太甚!”
徐文璧依旧是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几分冷意:“其实你们的消息慢了些,镇远侯确实带着八万京营大军南下,胡阁老也确实随军南下,俞大猷、谭纶等人及一众京中勋臣也都分赴山东、河南、湖广、江西、福建等地坐镇。但其实京营还有万余人是乘船南下的,对了,他们坐的是海船。”
严讷脸上露出一抹不解。
海船又如何?
见对方似乎还没有想明白此间细则。
徐文璧不急不慌道:“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,那些……嗯,就是那些引来祝融之人,还有捣毁两淮盐库、散播谣言鼓动百姓生乱、在士林掀起风声的人,如今大抵已经被押去南京锦衣卫诏狱了。”
一股无力感,从严讷的骨髓里蹦出。
他如何都想不到,时局竟然会演变到眼前这等地步。
然而也是在这时。
忽然有大队的人马从山下上来,进到禅院里。
数不尽的兵马眨眼间便将整个亭子围住。
一名腰佩千户官牌的将领上前,看了一眼亭子里的局面,便在亭外对着徐文璧高声禀报。
“启禀督台,属下等人已奉命按律查抄常熟县衙,抄没常熟士绅豪右三十七户,期间有抗旨不遵者尽已斩杀,俱斩有一千七百二十九人,余下七千八百二十三人尽已羁押,留待中枢钦差前来定夺。”
严讷浑身一软,几乎是要坐不住了。
徐文璧大概是刚刚吃饱素面,眼疾手快,跨步上前,转了个圈竟然是从后面拖住了严讷。
随后他才松手贴近严讷身边,杀气腾腾道:“一县才杀了一千七百来人,抓了不到八千人,到底还是少了些啊。”
严讷脸上已经不见半缕血色,满目苍白,瞳孔震动。
他愤然起身:“你们到底要杀多少人!难道你们当真要将江南屠尽!你们不怕青史昭昭,写尽尔等屠夫之名?”
徐文璧却是神色从容,上前伸手,生生将激动不已的严讷压着坐在原位上。
而后他才重新开口:“说了你们如今的消息不太灵通。一县才杀了千余人,南直隶、浙江才不到二百县,便是杀一遍,加起来也不过十……十几万人罢了。你是觉得到时候天下震动,觉得我们都是屠夫?”
徐文璧眼里尽是鄙夷。
“忘了告诉你们,自今日起,大明要在南直隶、浙江摊丁入亩、士绅一体纳粮,还会因为尔等暗中串联蓄意谋逆,将会取消两地一切非在朝之人官身及功名优待。”
“你说,这些让出来的份额和田地,分给两地百姓,每家每户该能得多少田地?能少交多少赋税?”
严讷已经哑口无言。
而刚刚才带人赶来的千户官则是冷笑一声,而后笑着说:“属下听闻,松江府那边已经有百姓开始联名,要送万民伞进献入京。”
万民伞进献入京的话一出。
严讷终于是从里到外整个人都崩溃了。
他再也支撑不住,身子滑落在地。
“晚了……”
“当真是晚了……”
“你们这是要用我等的人头邀买天下人心,好成全你们的圣君贤臣之名啊!”
原本脸色苍白的严讷,忽然间满脸涨红。
一口浊血喷出。
而他也奄奄一息的倒在了地上。
…………
月票月票
(本章完)